实盘配资 这两国签了?核潜艇暴增17亿美元,可买16艘055,事情不简单_成本_造价_军工复合体
据彭博社报道,美军 “哥伦比亚” 级核潜艇单艇造价从 144 亿美元升至 161 亿美元,17 亿增幅引发热议。
航母(资料图)
这 161 亿美元的造价,若用于采购中国 055 型驱逐舰,按每艘约 10 亿美元计算,可购得 16 艘。055 型驱逐舰作为万吨级主力舰,具备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,这样的对比足以让外界对美军核潜艇的高价瞠目。“哥伦比亚” 级核潜艇承载着美军极高的技术期待。其采用的 “全寿命周期 30 年不换料” 技术,虽能减少维护时间提升部署效率,但核反应堆设计与建造的复杂度大幅增加,研发投入水涨船高。“超静音” 性能的追求,使艇体结构优化、降噪设备研发等环节成本攀升。兼容高超音速导弹的要求,对艇载武器系统的改造提出更高标准,每一项技术突破都伴随着巨额资金投入。
美国造船业供应链的困境加剧了造价问题。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作为 “哥伦比亚” 级核潜艇的主要建造方,部分设备使用年限超数十年,自动化程度远落后于新兴造船国家,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时间成本增加。熟练工人短缺现象严重,为吸引和留住人才,船厂不得不提高薪资待遇,人力成本上升直接反映在造价中。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,特种钢材、精密仪器等关键物资采购成本的增加,也成为推高造价的重要因素。
展开剩余57%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垄断格局为高价提供了温床。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在美军大型核潜艇建造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,缺乏市场制衡使其在定价上拥有极大话语权。军工企业与政府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,部分议员与军火商利益绑定,在军费审批中对过高报价 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形成 “造得越贵、赚得越多” 的畸形模式。
军舰(资料图)
中国造船业的成本优势形成鲜明对比。中国造船工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,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,从钢材生产到电子设备制造,各环节协同高效,大幅降低了采购与整合成本。不同于美国的独立军工巨头模式,中国军工企业更多融入市场竞争,注重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。人工成本虽有上升,但相较于美国仍具优势,且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稳步提高,保障了生产质量与速度。
美国海军正面临严峻的发展瓶颈。造舰成本持续高企,使得有限的军费难以支撑大规模舰艇更新计划。现有舰艇中,不少已接近服役年限,维修保养费用逐年增加,未来几年可能迎来退役高峰,舰队规模缩减成为必然。中国海军则凭借合理的成本控制,稳步推进舰艇建造计划,新型舰艇不断入列,整体实力持续提升,两国海军力量对比正发生微妙变化。
航母(资料图)
美军核潜艇造价的飙升,折射出其军工体系深层问题。技术追求与成本控制的失衡、供应链的脆弱、垄断带来的低效与暴利,共同构成了制约美国海军发展的障碍。这不仅影响其军事战略的实施,也让全球对美国军工产业的竞争力产生质疑。中国在军事装备发展中坚持的稳健与高效,或许能为世界提供另一种可行路径。
发布于:江苏省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集中盈配资 7月29日贵燃转债上涨0.13%,转股溢价率26.04%
- 下一篇:没有了